欢迎来到宜兴政协网!

  • 1
建言献策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关于加强财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日期:2008-01-10   浏览次数:
政协宜兴市委员会
     
        11月6日,市政协召开十二届六十四次主席会议,通报协商我市财政工作情况。会议听取了市财政局局长郭泽民关于我市财政工作情况的汇报,并进行了认真协商讨论。会议认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财政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做大财政蛋糕,切实优化支出结构,不断深化财政改革,严格财政监督管理,生财有道、理财有方,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此,会议表示充分肯定。同时,就进一步加强我市财政工作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把握大势,推动财政工作上新台阶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市财政已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准。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需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拓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促进财政工作高水平发展。
      1、把握我市财政由量增到质变的大势,创新发展思路。目前,我市财政资源调节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要从全局的高度,认清形势,把握发展趋势,适时调整工作思路,不断创新运作模式,在高水准的财政平台上,实现由量到质的裂变,不断做大财政盘子,由“吃饭型”向“建设型”迈进,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及时有效的财政支撑。
      2、把握先进地区财政量大速快的大势,保持忧患意识。我市财政虽在无锡大市范围增幅处于领先地位,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无论是总量,还是增幅仍有一定差距,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为此,要辨证看待成绩,充分认识差距,时刻保持头脑警醒;要确立更高目标,挖掘增长潜力,实现快增长高收益。
      3、把握宏观调控对财政影响深远的大势,积极克难求进。国家宏观调控、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都使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压力和困难。作为“晴雨表”的财政,影响是持续的。要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分析问题,积极应对困难,着力化解矛盾。要象解决福利企业政策变化带来的困难那样,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继续实现我市财政的高位增长。
      二、培植财源,确保财政可持续增长
      财源是财政增长的基础和保障。要紧紧依靠加快经济发展和开源节流生财,扩大财源、壮大财基。
      1、支持发展,兴业生财。要始终坚持服务发展第一要务。强化财政杠杆作用,促进财源不断壮大。充分发挥财政资金调控经济、优化结构的引导作用,创新发展模式,切实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制定和落实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尤其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扶持力度,为财政快速稳定增长涵养税源。着力提高服务水平,切实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扩大国家、省、市财政扶持政策的惠及面和落实率。从而,形成经济增长与财政增收、新生财源与后续财源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2、应收尽收,开源生财。加强征收管理,依法严格治税,不断提高税收征管水平。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征收行为,挖掘潜力、堵塞漏洞,确保应收尽收。尤其要切实加强对各类企业赋税率、个人所得税等的监督,依法征管、以率计征,据实征收、均衡入库。严厉打击偷、逃、抗、骗行为,坚决杜绝跑、冒、滴、漏现象,把该收的税一分不欠地收上来。
      3、拓展空间,以财生财。大胆开拓创新,拓宽收入渠道,挖掘增收潜力,实现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确保财政资金的收益效率;把财政资金配置到既是经济发展急需,也是效益最好的地方。当前,尤其要进一步搞好城市经营,力求使珍贵的土地资源和各类置业增值最大化。
      三、以财惠民,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我市虽已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公共财政体系,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要坚持市场性、公共性和引导性原则,加强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提高惠民的实效和水平。
      1、加大支持“三农”力度。在财政预算内支农投入“两个高于”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支农投入渠道,增加支农资金总量,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围绕镇级财力建设,以增加镇财政收入、村集体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为重心,确保各项财政资金的落实。对经济薄弱镇村,要加大转移支付额度,逐步化解财务风险,以进一步提高镇村发展能力、促进农民共享成果。
      2、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强化公共财政职能,按照建设有限、责任、服务、法治政府的要求,优化公共政策取向,加快公共保障进程。要将财政资金向公共服务、公共工程、公益事业等倾斜,尤其要加大对文化、科技、教育、医卫等领域的投入力度,有力促进社会建设。
      3、增强社会保障能力。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困有所助的要求,依靠财政支撑,健全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推动社保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尤其要稳步提高城乡老年居民养老保险标准、加快推进职工医保并轨、积极实施职工住房公积金和廉租房制度,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四、突出重点,加强财政监督管理
      进一步树立“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理念,突出重点、强化监管,大力提高财政工作效能。
      1、强化支出预算监管。坚持“量入为出,有保有压”原则,严格预算管理,规范支出行为,强化制度约束,实现财政支出的规范化和程序化。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切实执行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部门预算,严控一般性财政支出尤其是计划外支出,千方百计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公共建设最需要和老百姓最欢迎的地方。继续深化政府采购和项目建设改革,完善政府采购监管制度,推行政府项目代建制。
      2、强化非税收入监管。巩固我市非税收入监管成果,进一步扩大非税收入监管范围,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财政。继续加强“收支两条线”监管,从收费项目、票据管理、上缴款项、资金使用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制度,以提高资金管理成效。
      3、强化会计制度监管。深入贯彻落实《会计法》,加强财务会计监管。切实加大对会计事务和财会人员的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查处违法违规、弄虚作假的行为。切实加大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统管力度,积极推行会计委派制,以提升会计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