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协宜兴市委员会关于征集政协宜兴市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案的通知2022/11/10
- 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提案表20232022/11/10
- 政协宜兴市十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表2021/12/13
- 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提案通知、提案范例、知识问答、提案表2021/12/13
- 政协宜兴市委员会关于征集政协宜兴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案的通知2020/11/18
- 宜兴市政协2019资产公开2020/07/28
- 宜兴市政协2019年度部门决算公开2020/07/28
情
链
接
2022年市政协七号重点提案
案由:关于规范紫砂行业网络销售行为的建议
提案类别:合并提案
提案者:农工党宜兴市基层委员会、民盟宜兴市委员会、丁晓中、史小明
主办单位:市场监管局
协办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文体广电旅游局
提案内容(一):
关于规范紫砂网络直播营销行为的建议
农工党宜兴市基层委员会
近年来,直播成为电商新兴的销售模式,尤其是抖音直播更是异军突起,紫砂产品的销售通过直播走进了千家万户,带火了一大批紫砂经销商。但是由于网络监管和紫砂行业的特殊性,网络直播井喷式增长冲击了整个紫砂发展的固有业态,失真、失范、失德等乱象频出,扰乱了紫砂行业的正常秩序。主要体现在;
1、从业门槛低、来钱快,加之行业内部缺乏有效监管,引得人员、资本蜂拥而至,一些人把紫砂直播作为哗众取宠、快速捞钱的手段。
2、利用紫砂直播传播虚假、兜售有害信息,直播产品(作品)的成型手法,用灌浆、拉坯、机车的产品冒充手工紫砂作品。
3、拔高紫砂艺人(制壶人)的技术职称和荣誉称号;混淆紫砂艺人的家传及师承关系,乱吹“名门世家”。
4、诋毁其他紫砂艺人。
针对紫砂直播行业现状,建议:
1、做好市场调研
借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梳理各类电商平台,淘宝、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微信、微拍堂等,形成平台数据库和联盟。通过物流公司和通讯公司统计行业数据,逐步形成闭环。另一方面从原材料、制作、烧成、包装到销售全产业链进行行业调查,掌握真实市场数据。
2、成立管理机构
目前抖音紫砂直播基地、快手紫砂直播基地等平台本身陆续建立了紫砂专门的管理机构。宜兴本地政府相关部门、陶瓷行业协会等均无专业管理机构,建议由政府牵头各板块、各部门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便于协调沟通,利于行业发展。
3、制定行业规范
根据调研资料和数据,尽快完善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大力扶持引导紫砂直播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不断提高完善平台准入机制,加强与平台、社会之间的联动,最终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线上销售紫砂产品(作品)须与直播的实物一致,线上主导宣传引流,线下主导文化体验。
压实监督问责机制
线上之所以乱象频发除了缺乏规范外最主要是因为监管不到位,直播平台、监管机构要共同对主播、用户等参与方加强宣传引导,树立紫砂直播互联网良好风气;实行主播实名制、用户实名制等;规范和行业自律的同时要加强监督管理,加大处罚力度,完善奖励机制,让行业在阳光下健康发展。
提案内容(二):
关于规范紫砂行业网络销售乱象的建议
民盟宜兴市委员会
伴随大环境经济增速放缓,传统紫砂行业“线下零售+经销商分销”的销售模式遭遇瓶颈。为破解当下困局,“互联网+紫砂壶”销售模式应运而生。但在紫砂作品网络销售如火如荼的背后,却存在着以下乱象。
1.虚假宣传、假冒伪劣商品频现。不少商家利用紫砂泥料品类繁多、消费者难以鉴别的特点,将外山泥当成本山泥售卖,使用添加了过量金属氧化物的化工泥为紫砂作品增色,以此牟取商品高销量和高利润。此外,紫砂壶成型可分为全手工、半手工(模型)、手拉胚、灌浆等多种模式。同样的泥料,不同的成型方式的紫砂壶价格悬殊,这也就使得仿手工壶、仿名家壶等一系列假冒伪劣商品开始在网络平台上大批量上架流通。
2.某些平台商家素质参差不齐、言行失范。为获经济利益,某些平台商家不惜贬低同行甚至整个紫砂行业。前段时间抖音直播商家“某芽紫砂”为了吸引流量,公然在网络上发布“整个宜兴没有一把全手工紫砂壶,统统都是灌浆壶、机车壶。”等不实言论。后该直播账号被抖音永久封禁,但其污名化紫砂壶的言论,已经透支了消费者对紫砂行业的信任度。
3.平台销售数据作假,缺乏有效监管。流量是网络销售的重要一环,为了能在短期内迅速获取流量,不少商家通过购买粉丝、刷单、购买好评等模式创造虚假销售数据。消费者也倾向于购买月销售量高、人气高的产品,殊不知这些数据都掺水了。消费者花大价钱买到的紫砂作品并不能符合其心理预期,同时一些兢兢业业制壶的匠人,如果不投入金钱时间去购买流量,优秀作品并不能为消费者所知,这也就催生了紫砂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果。
建议多措并举,以此规范目前紫砂平台销售乱象。
1.做好紫砂行业人才孵化工作。不同于早年间紫砂从业者文化水平不高的普遍现象,近年来不少大学生、研究生甚至专修艺术(美术)的优秀人才开始涌入紫砂行业。年轻人熟悉各种电子操作设备,是紫砂销售平台的主力。但年轻人从业时间较短,紫砂知识储备相对薄弱。因此,建议当地紫砂行业协会做好紫砂人才孵化计划,可以组织经验丰富的紫砂艺术家定期授课,理论知识与实操结合传授,提升年青一代从业者的能力水平。此外,应定期开展相关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工作,从而提升网络销售人员的道德底线与法律素养。今年以来,《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网络直播营销办法(试行)》陆续出台实施,紫砂主管部门应印发相关法律宣传手册,组织网络电商相关从业者进行学习,从而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2.树立紫砂文化自信,打造宜兴紫砂文化品牌。前墅古龙窑是紫砂文化的开端,六百多年来窑火从未间断;蜀山古南街风景秀丽,是孕育顾景舟等一代大师的摇篮;黄龙山四号井历史悠久,出产最优质的底槽清紫砂泥。宜兴紫砂历经六百年风雨,至今仍保存着全国罕见的完整产业链。因此建议紫砂行业主管部门,发挥紫砂文化底蕴优势,培育宜兴紫砂文化宣传的账号,打造属于宜兴紫砂自己的文化品牌,让宜兴紫砂文化为更多人所熟知,绽放出属于宜兴紫砂的独有魅力。
3.落实监管责任,加强失信行为惩戒力度。一方面,主管部门要建立紫砂名家名录库,鼓励各紫砂陶手入驻平台,通过实名制手段验证其身份信息。对一些真伪存疑的紫砂壶,可以通过该平台直接联系到作家,完成紫砂壶鉴定工作。另一方面,主管部门要配备专业执法力量,定期对紫砂行业、紫砂销售网络平台开展日常巡查。对于制假售假、伪造销售数据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依规查处,必要时要引入黑名单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从而形成有效震慑。
提案内容(三):
关于规范陶瓷紫砂产品市场,做大做强宜兴特色电商平台,提振消费经济,增加政府税收收入的提案
丁晓中
陈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加大力度推动宜兴的消费,促进电商平台发展,鼓励直播带货等销售模式。我为这个号召提供一个具体的操作性建议。
网上电商销售,尤其是直播带货,一般都是针对2C的货物,特别适合紫砂产品,该模式已经变成了紫砂行业主流的销售模式。紫砂壶大多不是标准化产品,电商销售存在诸多现状和问题:
1、大部分销售都是点对点,政府无法从中收取税金;
2、很多电商不在宜兴本地,他们从丁蜀镇低价批发紫砂产品,再以几倍或几十倍的利润在网上销售;
3、网上紫砂产品鱼龙混杂,大量化工壶、劣质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这种非面对面交易的方式被卖到消费者手上;
4、由于陶瓷紫砂产品是非标准手工艺制品,消费者无法认证购买的产品是否是合格,制作的师傅与印章匹配。
问题分析:
造成目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紫砂产品大致分为两种,实用型产品和工艺品。网上销售的几乎都是实用性产品。紫砂产品的泥料成本低,主要价值是人工成本。紫砂几乎全部是作坊式生产,无法统计每家工坊生产和销售的紫砂产品数量。另外,紫砂产品的购买方大多是个人,交易都是现金、微信或支付宝转账等。由于以上原因,政府无法核计每家工坊的产值和销售额,所以无法收税。
对于消费者来看,分辨紫砂产品的真伪,是一个大难题。真伪分两方面:泥料是否是劣质,制作人是否是本人(也就是章是否与师傅匹配)。有个段子:市场上80%的紫砂壶爱好者都有着同样的感触:明明买的是原矿宜兴紫砂壶,为什么行家看后,都说是化工壶、机车壶.....这行有句俗话:没见过500件以上真紫砂,不算入门。但作为消费者,要看到500件真紫砂几乎不可能。消费者不能安心消费,最后受损的还是宜兴紫砂这个历史品牌。为了消费者的放心消费,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出来做点事情。
再从紫砂壶的生意链条看,大城市的古玩市场里,每家文玩店都在出售宜兴紫砂壶。这些老板的生意渠道都一样,从丁蜀镇低价批发,再去店里高价出售,或者在网络上高价卖给消费者。利润大头被中间渠道商赚走,没有留在宜兴。销售收入和税收宜兴都没有拿到。
对于以上分析的问题,我有如下建议:
由商务局等部门和紫砂行业协会牵头,联合第三方企业来投入,从紫砂产品源头抓起,建立一个防伪和朔源认证的渠道(包括认证专家团队和防伪码),同步建立一个经官方认证的仓储和发货渠道。这种方案类似于建立一个紫砂产品的“京东直营店”,再把直播和平台电商的供货渠道的真品供货逐渐纳入这个渠道。
这个方法的核心就是:缩短供应链环节,提升网络消费信心,把网络交易纳入政府部门监管范围。
具体操作方案为:
一、由行业协会牵头,建立紫砂产品的防伪和查询库。把宜兴出产的紫砂产品打上唯一的激光标识二维码。通过手机扫码,可以查询到制作这件产品的工艺师、泥料、生产时间、销售出货时间等信息。
二、由第三方企业建立紫砂产品集中仓库,统一物流发货。只有在该唯一地址发货的产品,才能保证不是劣质品或者假货;
三、各电商平台和直播平台只负责销售,产品的防伪,以及真品的发货渠道由协会牵头的机构集中完成。
四、由协会牵头成立的机构负责处理售后问题。包括消费者的疑问解答,退换货等等。彻底消除电商平台交易中的扯皮等问题。增强消费者信心。
五、下一步建设客户分析系统,为电商平台分析挖掘私域客户需求,并导引公域流量,扩大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的销售额,帮助电商平台做大做强。
这种方案的结果可以预见:
一、消费者愿意多出一部分钱,买到经过“官方认证”的壶,而且由官方机构提供质保和售后,买得放心。
二、电商可以将认证的壶卖得贵一点,并提供发票。既能多赚钱,又不用操心物流和售后纠纷,卖的舒心;
三、通过平台提供的交易单,仓库发货,政府可以掌握销售平台销售信息,并收取税收,增加地方税收收入。
提案内容(四):
关于加强、规范紫砂作品在线上销售的建议
史小明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络直播平台和网络主播更新迭代、层出不穷。2021年度,截止到12月31日,在抖音电商宜兴直播基地已入驻商家数4478家,日均开播商家约1000家,全年销售超过38亿,其中双11单天销售额2883万元,双12单天销售额3905万元,单店单日最高营业额超1000万元。(数据是未剔除退货的营业额)直播销售在当下疫情期间推动了紫砂产品的销售,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缺乏工艺检验标准
紫砂壶制作工艺分为全手工、半手工、机车(滚压)成型、灌浆等,在抖音平台,存在商家以机车或者半手充当全手工售卖,也经常有用户以此为由投诉商家,要求基地和平台介入,索要赔偿。
二、缺乏泥料检验标准
在直播售卖过程中,主播会重点讲解泥料特征,用户也非常关注泥料正宗及安全性。近半年来,碳酸钡问题持续发酵,用户被不良商家和检测机构引导,过度放大此问题,行业形象也很受冲击。
三、从业者诋毁同行、贬低行业
部分商家为了吸引流量,恶意贬低他人,趁流量热度,甚至贬低整个紫砂行业,严重影响紫砂健康发展。
提出如下建议:
一、抓紧建立完善作为非遗的紫砂陶传统制作技艺的产品标准,对不符合非遗保护范围的所谓紫砂产品建立生产技术规范,所有紫砂产品必须标明制作工艺,所有紫砂生产单位和个人按照统一的产品生产技术规范组织生产。所有紫砂产品销售时必须公开标明制作手法:或手工制作、或拉坯、灌浆、滚压(机车)。对没有明确标示生产手法的单位和个人依照《紫砂保护条例》坚决整顿。
二、按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有关规定,引导符合条件的宜兴紫砂产品生产者申请使用“宜兴紫砂”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引导宜兴紫砂作品、产品的设计、生产单位和个人通过专利、著作权登记等措施,实施宜兴紫砂作品、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三、加快启动紫砂矿料的保护性开采,制定紫砂泥料等专业方面的执行标准,并监管。
四、建议市市场监管、文化等相关部门会同丁蜀镇、行业协会,对当前全市紫砂生产进行一次业态调查,弄清家底,对各生产方式分门别类摸清情况,凡紫砂生产销售单位,都必须登记领证,严格置于监管之中。
五、成立专家顾问委员会(团队),对紫砂产品的制作工艺特别是直播中出现的存在制作工艺纠纷等进行鉴定;制定行业黑名单机制,对于诋毁行业、影响紫砂健康发展的行为和个人,列入黑名单。
六、政府相关部门在直播基地的配合下,对直播商户进行税收政策宣传,为了鼓励电商发展,能有一定的支持补助政策。
宜兴紫砂是宜兴子子孙孙赖以生存的产业之一,保护非遗紫砂工艺事关重大。紫砂队伍里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从业者,电商直播平台、商户,都必须诚信经营,担当责任,保护好“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特有的社会声誉。进一步促进紫砂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