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宜兴政协网!

  • 1
建言献策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日期:2006-12-20   浏览次数:

 

《农村卫生工作》课题组

 

全面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进农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在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方面作了认真的探索和实践,特别在开展卫生镇村创建、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加强疾病防控等方面作了积极努力,从而使我市跨入了全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县(市)的行列。但我市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对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尤其对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来说,仍然是工作的薄弱点,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繁荣和农民的健康。

一、我市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是由政府、集体、社会、个人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组成。目前,全市共有村级卫生室583个,其中村中心卫生室53个;乡村医生979人。从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的现状来看,情况并不乐观,其存在问题主要体现为“六个不”:

1、功能定位不准。2001年5月8日,国务院体改办、国家计委、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下发的《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加强村卫生室建设,使之能够为农民提供安全、方便的常见病诊治服务,并承担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任务。”然而我市村卫生室大多把功能仅定位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上,没有承担面广量大的公共卫生职能。

2、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村级卫生室多数属村办镇管,卫生院只是作业务方面的指导。卫生院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营单位,对村卫生室管理的责、权、利不统一,把业务指导看作是软任务。至于镇合管委在职能作用的发挥上也显得力不从心。为了减轻农民负担,1999年市政府专门发文,村不再解决医卫人员工资问题,不再享受原先规定的村级副职干部待遇。“断奶”后的村卫生室自负盈亏,为谋求利润,不规范的从医行为时有发生。尽管这些年来卫生部门和各镇在管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村卫生室尚没有一种理想的管理模式,管理滞后的矛盾比较突出。

3、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目前全市979个乡村医生中具有医疗大专学历的17人,仅占1.7%;具有中专学历的116人,占11.78%。就职称而言,具有医师职称的107人,仅占10.8%;具有医士职称的286人,占29%。就行医资格而言,《国家执业医师法》出台后,绝大部分乡村医护人员进不了门槛,不真正具备行医资格。为尊重历史,2000年我市对乡村医生进行了培训考试,对全市918名合格者颁发了上岗证,但还有一定数量的从医人员没有上岗证,难以保证农村医卫工作质量。

4、筹资渠道不畅。早在1993年我市便开展了“农民大病集资医疗保险”,到1998年全市当时的43个乡镇中的37个建立了农民大病集资医疗保险制度。但自1998年后,我市农民大病集资医疗保险逐步走向低谷,究其原因:一是该制度本身的缺陷,不可能支撑医疗保险先期运作和发展;二是部分基层干部重视不够,在筹资方面存在畏难情绪;三是农民本身对合作医疗认识不足,加之对报销额期望值过高和手续烦琐,影响了参保的积极性;四是市镇财政紧张,在承担缴费责任方面又缺乏政策法规支持,使计划基金不能足额到位;五是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使医疗保险制度难以为继。

5、硬件设施不全。目前全市583个卫生室在硬件建设上真正按标准到位的还是少数,有的以家代室,有的面积不足,有的缺少必备的医疗器械。按规定村级卫生室用房由村提供,但有的村难以落实;有的村虽然提供了,但从中收房租搞创收,迫使一些卫生室变为个人承包和私人开业。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村合作医疗功能的发挥。

6、作用发挥不到位。这些年来,通过开展各类文明创建和卫生村镇创建活动,农村的环境卫生面貌有了一定的改观。但从总体上看,我市农村环境面貌脏、乱、差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农村河道清淤、粪便和垃圾处理等不成问题,但随着新形势下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农村管理方式等的转变,农村大卫生问题逐渐突出。村级公共卫生基本无人管,公共场所成了垃圾的堆放点、污水的排放处,加之我市农村还存在6.2万多只露天粪坑,农村公共卫生状况在严重恶化。食品卫生更无保障,一个商店糖果、糕点、熟食与化肥、农药一同存放和销售的状况比比皆是。对照上级规定,观察基层现状,村卫生室的职能作用发挥不到位。同时,按照公共卫生分级管理的要求,各级政府还没有重视和全面落实农村公共卫生各项任务。

二、关于我市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而言,推进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农村卫生投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卫生差距,按照全面小康的要求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1、切实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致力提高建立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的新认识。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不仅仅是主管部门的事,它涉及到各级党政组织,涉及到全社会,涉及到千家万户。因此,必须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做到上下同心、达成共识,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尤其是各级党政组织一定要高度统一思想,切实把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作为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任务来抓,作为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稳定的大事来抓,作为关注民生、提高农民身体健康的实事来抓。

2、切实加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力度,致力提高农村医疗卫生管理的新成效。进一步优化市、镇、村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功能,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作为卫生主管部门,要对农村卫生室的建设和管理投放更多的精力,落实业务指导的责任,发挥培训农村卫生人才的作用。根据行政村合并后的实际情况,以方便群众为原则,整合资源,合理布点,强力推进卫生室的规范化建设,并责成卫生室承担应有的社会职能。根据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条件,积极探索中心卫生室的管理模式,更好地让卫生室承担起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的职能。在这方面从氵伏东等镇建立中心卫生室后的运作情况来看,效果相当好。无论是提高一线的技术力量还是加强药品管理,无论是集中财力改善硬件设施还是合管委各项工作的归口落实,无论从农民群众得实惠的角度还是卫生室的创收,包括承担大卫生职能都体现了管理上的创新创造和发展模式上的改进改良。建议今后进一步加大中心卫生室的推广力度。

3、切实加大农民住院医疗保险的实施力度,致力拓宽农村医疗基金筹集的新渠道。目前,我市正在实施城乡居民住院医疗保险办法,市委、市政府决定明年正式启动。我们认为,实施这一造福于广大农民群众的大好事、大实事,关键是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建议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精心制定和完善实施方案,力求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对如何加大宣传力度,正确引导农民积极参保;如何拓宽筹资渠道,确保各项基金足额到位;如何加强对保险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基金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审计,保证基金运行的安全等问题,进行探索研究,真正解决农民的健康保障。

4、切实加大队伍建设的力度,致力实现农村从医人员整体素质的新提高。为了提高乡村医生的职业道德和素质,加强乡村医生从业管理,保障村民获得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今年8月,国家公布了《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对农村从医人员的执业注册、执业规则、培训考核、法律责任作了明确规定,作为主管部门要按照该条例,认真抓好贯彻实施。与此同时,注意用人导向,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医科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一线从事医疗卫生工作。通过教育培训加强管理和引进人才,使这支队伍的医德医风得到明显改观,医疗技术得到有效提高,非法行医状况得到基本遏制。

5、围绕农村卫生工作总体目标,致力形成农村公共环境卫生的新面貌。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必须加快建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为此,建议一是顺应形势抓推进。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政府职能要转向公共服务。在卫生领域则要从办卫生转向管卫生,从重医疗转向重公共卫生。农村公共卫生要以政府为主,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针对现阶段我市农村卫生状况,尽快制定各级管理农村公共卫生的基本项目和职责,并抓好组织实施。改变农村公共卫生设施投入严重滞后的现状,确保政府卫生投入的重点向农村倾斜;加强农村卫生机构房屋设备建设,保证开展公共卫生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条件。要象官林镇那样,投巨资,村村建造公共厕所和垃圾投放站。二是突出重点抓推进。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卫生村镇创建活动,以改水改厕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和帮助农民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以村为单位,给垃圾找个出路,做到村集中堆放,镇集中填埋,并落实专人负责清理。另外,以烟尘治理、小化工污染治理和河道清淤为抓手,实施蓝天碧水工程。三是加强领导抓推进。各级党委、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农村大卫生工作。全面落实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保障措施,通过行政的、舆论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着力进行农村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促进农民身心健康和建设农村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