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宜兴政协网!

  • 1
建言献策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应对人口老龄化 加快我市养老事业发展
日期:2010-06-01   浏览次数:
□ 民进市委   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   丁蜀镇工作委员会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发展,在集中供养、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权益维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市老龄工作尤其是养老事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必须未雨绸缪、科学应对,拓展思路、开创新局,全面提升我市养老工作水平。
  一、清醒认识人口老龄化问题,把大力发展养老事业摆上全局重要位置
  纵观国际国内形势,经济社会越发达,人口老龄化问题越突出。我市自1983年就进入老龄化城市行列,人口老龄化趋势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矛盾越来越大。对此,要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1、深刻认识人口老龄化现状。目前,全市老年人口已达22.4万人,占总人口的21.14%,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1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独居老人和纯老年人家庭已占老年人总数的67%,空巢现象日趋严重;老年人平均寿命高达77.7岁,已有10%的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我市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到了紧要关口,如解决不当,势必影响家庭和谐、社会稳定。
  2、养老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情况下,全市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居家养老理念有待深化,尚未形成完整的支撑体系;社区服务刚刚起步,尚处于10个试点阶段;养老机构停留在公办基础上,老年人与养老床位相比为100∶2.3,从业人员与老年人相比为1∶605,民办养老机构仅2家,尚未真正破题。
  3、发展养老事业任重道远。面对人口老龄化社会咄咄逼人的态势,必须高度重视、科学谋划,创新发展、稳步推进。为此,要站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将养老事业列入全市社会建设,尤其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使这一涉及每一个家庭的重大民生问题得以积极应对、筹统解决。
  二、坚持城乡一体统筹规划,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养老服务体系
  去年初,国家十部委出台的养老工作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我市应以此为契机,立足城乡一体规划,形成符合我市实际的养老事业新格局。
  1、大力发展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核心,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新型养老方式。大力弘扬传统美德。虽然部分独生子女家庭已向“2+4+×”养老方向发展,但家庭养老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鼓励年轻一代,承担起应尽的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积极开展指导服务。各级政府要关心和指导家庭养老,创造解决后顾之忧的条件;依托社区服务或社会中介组织,为家庭养老提供无偿或有偿服务。发挥尊老资助作用。随着财力提高,逐步增加尊老金发放范围和标准,帮助减轻赡养负担,进一步调动家庭养老的积极性。
  2、夯实社区服务基础。社区提供养老服务,既是社区工作的重大突破,更是社区工作回归本质。各级政府应全力支持社区服务的重要依托作用。统一规划。着眼于全市社区服务网络化、全覆盖的目标,加快城区社区全覆盖和农村社区逐步延伸的步伐。整合资源。改变社区资源分散的情况,将社区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老年活动室、敬老院等有限资源统筹安排、分工负责、落实责任,全方位服务居家养老。科学定位。社区服务因受人财物力的制约,不可能面面俱到,目标定位应先急后缓。当前,着重要解决居家老年人的保洁、供餐、购物、护理和就医,尽量满足各类老年人的需求。
  3、积极创办养老机构。加快养老机构多元化发展的步伐,为不同群体提供无偿、有偿等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巩固提高公办成效。办好福利中心和敬老院,为五保、失能失智等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公共福利保障。同时,创造条件,有偿为进入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大力发展民办机构。我市创办民办养老机构,潜力巨大。要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有志于养老公益事业的有识之士和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事业。同时,鼓励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养老康复护理。
  三、多层面完善政策措施,推动养老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指出,正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仅靠政府提供社会保障是远远不够的。西方的经验也表明,政府大包大揽是不可持续的。为此,要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针,在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同时,完善政策措施、动员社会力量、形成整体合力,全面发展养老事业。
  1、坚持政策倾斜。在政府已出台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意见的基础上,专题调查,研究完整的养老服务政策措施。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我市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养老、医疗、最低生活、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为养老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应创造条件,逐步提高保障标准。扶持解决发展要素。养老机构作为福利性、非营利性的单位,要从土地供应、税费减免、信贷支持、医疗保险、意外责任保险、供电供水、办证审批等全方位给予优惠和扶持,降低创办和运营成本,促使养老机构尤其是民办机构健康成长。财政投入落实到位。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已经明确了社区服务机构开办和运营、养老机构床位等财政补贴的标准。在逐年提高补贴标准的同时,应确保补贴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  (下转第38页)
  (上接第36页)
  2、加强规范管理。进一步推进养老事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抓好准入、运营、退出等环节的管理。制定标准。建立健全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养老机构管理标准,做到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加强督查。深入养老第一线,听取老年人意见;定期检查服务质量、收费标准、财务管理等情况,促进养老事业健康有序发展。落实整改。坚决制止以养老名义搞其他营利性项目,守住慈善公益为本、社会效益为先的底线。
  3、培育壮大队伍。养老事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建立专业队伍。改变养老事业用人理念,吸收有文化、有技能的年轻人进入养老行列,满足社区服务和养老机构的需求。提高业务素养。各类职校和成校要开设家政服务培训班,加强职业道德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落实保障措施。切实加强用工管理,签订劳动合同、合理工资报酬、办理社会保障,确保养老队伍持续稳定。
  4、注重社会关爱。养老事业,是“夕阳群体”的“朝阳产业”。需要不断赢得全社会的敬重和关爱。改善公共服务。妥善解决和巩固提高老年人免费或凭证的健康体检、乘坐公交、游览景区、法律援助等公共服务。丰富文化活动。改善老年大学办学条件,开展老年文化体育活动,养成科学、文明、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发展慈善事业。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养老事业发展,鼓励创办养老机构和开展慈善捐赠;加大义工队伍组织力度,合理分工、常年活动,定期为居家和养老机构内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倡导精神关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尊老敬老、加快发展养老事业的社会氛围;重视老年人心理和精神健康,创建社区心理咨询和聊天室,提供心理疏导和精神关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