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宜兴政协网!

  • 1
建言献策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日期:2019-07-01   浏览次数:

□  政协宜兴市委员会

    随着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经济竞争再也不是简单的优惠政策的比拼,而是呈现为地区营商环境的综合竞争。一个优质的、有活力的营商环境,对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调动企业积极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市政协常委会成立调研组,开展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形成以下对策建议,供市委、市政府工作参考。
    一、我市营商环境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打造,我市在2018年中国县域营商环境排行榜中位列全国十强、全省第六,在县级层面处于领先位置,市场主体创业投资热情较高。这几年,主要通过以下举措切实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有效激发经济主体活力。
    一是造浓发展氛围,突出企业家社会地位。相继召开2000万以上税收企业家春节联欢会、高质量发展大会、企业发展大会等会议,落实突出贡献企业家优先享受公共服务等举措,在全社会树立“创业者受尊重、贡献多最光荣”的鲜明导向。二是增强政策支撑,持续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在落实上级减税降费政策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发展”(又好又快)、“陶都英才”、“现代产业发展基金”等政策,开展项目观摩、暖企行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帮助企业减负,提升企业发展热情。三是推进职能转变,提供务实高效政务服务。实施市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推行“阳光”政务、引导“微笑”服务,完善模拟审批、全程代办、不见面审批等机制,加快政企信息互通、合作互动,持续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四是创新社会治理,营造惠商安商社会环境。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开展“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扫黑除恶”等专项行动,推行知识产权“三审合一”集中化审判,开展“守信示范企业”评选,建立“红黑榜”制度,营造有序营商环境。
    与此同时,与周边先进地区相比,我市营商环境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全社会发展氛围还不浓厚,受地域文化影响,企业家的社会地位还不突出,“小富即安”等思想依然存在,崇尚创业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还未真正形成。二是政商环境有待优化,政企沟通机制还不健全,部分涉企政策知晓度不高、程序繁琐,部分公职人员服务和担当意识不强。三是政务效率有待提升,部分审批事项还比较繁杂,不能按照承诺的办理期限予以办结,企业重复跑路办事的情况仍有发生。四是法治环境还不健全,简单粗暴监管、运动式监管、多头监管、重复监管等现象依然存在。五是企业运行成本还有压降空间,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仍比较突出,等等。
    二、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
    营商环境,是指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分为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和营商服务等软环境。当前,包括政治、法律、政务、市场、社会、人文等在内的营商服务“软环境”已成为区域竞争致胜的“硬实力”。我们要始终抱着“给企业减负就是为经济蓄势,帮企业克难就是为发展清障,抓营商环境就是为创新创业注入动能”的理念,动员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为加快产业强市、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着力营造“创业光荣”的社会环境。一是强化导向激励。注重典型宣传、强化示范引领,通过设立奖励基金、加大政策扶持、给予政治荣誉等措施暖企暖人,对专注实体、积极创业的企业家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在全社会造浓尊重和崇尚创业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调动企业家的创业热情。二是厘清政商关系。既要建立政商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了解情况,积极回应诉求,帮助解决问题,使企业家切实感受到不是“孤军奋斗”而是“团队作战”;又要列出政商交往“负面清单”,为广大干部服务企业、与企业家正常交往划出“安全区”,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三是引入容错机制。正视企业经营现实风险,对确因市场等外部环境变化造成企业经营决策失误的,要引导社会各界给予包容和理解,帮助企业卸下包袱、轻装前行,真正形成“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营商环境。
    2、着力营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一是增强政策制定执行的科学性和透明度。认真调研、科学论证、充分征求、合理采纳市场主体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政策制定质量,增强政策稳定性,同时要及时发布政策信息,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免费的解读和咨询服务。二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紧紧围绕“快、简、便”的目标,继续深化“3550”改革,既要做好“加法”,在办事流程、材料递交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告知内容,方便企业办事;又要做好“减法”,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加快信息共享,尽早实现行政审批“一章批、一网办、一并审”。三是全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要牢固树立“法定职能有限、服务功能无限”的理念,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持续开展优化服务创建活动,转变职能、更新理念,主动将思想和行动融入社会需求、融入企业需要、融入民生期盼,真正实现执法管理势能与服务发展动能的深度融合。
    3、着力营造“便利完善”的服务环境。一是不断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全面推行网上办税,规范涉企收费,简化政府补贴申办流程,提高补贴获得率。同时,水电气、热力、通信等公用行业,要进一步简化程序、压缩时间、降低成本、公开服务资费标准,加快推动市场化交易,更好服务企业。二是持续优化企业融资服务。建立健全科技担保、科技保险、“税银贷”等新兴投融资方式,创新惠及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小微企业直接融资便利度、申贷获得率,做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积极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规范高效的担保服务。三是切实保障企业人才需求。深入实施“陶都英才”计划,建立健全人才引育、使用、激励机制,做大做强人才载体,并切实解决好住房保障和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同时探索学校、企业共同定向培养的“二元制”教育合作,全力满足“中环系”等在宜骨干企业对专技工人和高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4、着力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一是深化公平竞争审查。排查清理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有碍公平竞争的地方性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全面推行规范性文件公平竞争审核机制,重点在行政许可、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科技立项、标准制定、建筑市场等领域破除垄断,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公平参与竞争。二是严格监管审慎用权。既要严格监管,依法处置企业违法行为,又要审慎用权,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情节轻微的特别是涉及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企业,加强帮扶教育、引导整改规范,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杜绝一罚了事。同时,要避免多头监管、重复监管,尽量做到联合执法,减轻企业负担。三是维护正常经营秩序。深入推进“平安宜兴”建设,切实巩固扫黑除恶成果,严厉打击欺行霸市、恶意竞标、强揽工程等黑恶势力犯罪,维护企业正常经营秩序和合法权益,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5、着力营造“诚信为本”的信用环境。一是加强行业自律。发挥行业协会管理规范作用,加强对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诚信教育,引导企业内部建立健全诚信规范体系,定期对企业进行行业诚信评估并公示,全面提升企业自我约束、自觉守信的意识,教育和引导广大企业诚实守信合法经营、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二是加强专项治理。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加大对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严惩侵犯知识产权、非法集资、金融诈骗、假冒伪劣等失信违法行为,将少数投机心理和观望心态扼杀在萌芽状态,营造风清气正的诚信经营环境。三是加强结果运用。以信用管理制度为基础、信息共享为支撑、产品应用为主线,建立健全规范完善的企业和个人诚信档案,形成“政务诚信先导、信用信息共享、联合奖惩有力、信用红利惠民”的综合评价和应用体系,在全市上下形成“诚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的良好氛围。
    6、着力营造“齐抓共管”的机制环境。一是高位牵头、形成合力。把抓营商环境放在抓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市领导具体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和属地板块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对全市营商环境工作统一部署、专题研究。二是综合考评、激发动力。将优化营商环境内容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将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步建立营商环境评价体系,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科学评价,查弱项、补短板,疏通“堵点”、治疗“痛点”,促进营商环境持续向好。三是专项巡察、传导压力。开展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对部门、板块、有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加强监督,对损害营商环境的违规违法问题采取“零容忍”,严厉惩治效率低下、作风涣散、吃拿卡要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共同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更加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