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宜兴政协网!

  • 1
建言献策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关于加强后劲投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日期:2008-10-11   浏览次数:

93日,市政协召开十三届九次主席会议,视察我市工业后劲投入情况。会议视察了俊知科技、曙光电缆、江润铜业等企业,听取了市经贸局局长蒋惠清关于我市工业后劲投入的情况汇报,并进行了认真协商讨论。市政协主席李志浩主持会议,副市长王华良陪同视察并到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优化发展,加强后劲投入,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较快发展的势头。对此,会议表示充分肯定。同时,会议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各级认真应对、悉心研究,采取措施、积极化解。特此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面对严峻形势,坚定信心一着不让抓投入

  后劲投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面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要继续解放思想,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投入不放松。

  1、加快发展不动摇,把加大投入作为首要任务。纵观宜兴经济发展的历史,往往在宏观调控时期,容易拉大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这是我们的“软肋”。要缩短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必须学会在困境中发力、在逆境中崛起。进一步解放思想。宜兴的发展远未达到可以放慢速度的境地。我们认为,目前我市第一位的仍然要解放思想,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要解放。要学习无锡“爬坡跨越”、江阴“弯道赶超”的精神,应对宏观环境制约,准确把握发展大势,逆流而上、放胆超越。进一步真抓实干。在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前,能否实现大投入大发展,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大考”,也是检验是否有“真功”的标志。当前,既要克服畏难情绪,更要制止无所作为的思想。要充分调动全市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投入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带着热情、激情和感情,谋事苦干、带头实干。

  2、坚持转型不放松,把科学投入作为鲜明导向。目前的宏观经济走向,为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宜兴转型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要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实现科学投入为导向。依靠引进先进装备,提升传统产业;依靠发展高新技术,形成新兴产业;依靠特色园区建设,集聚产业规模。从而,保持经济平稳过渡,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

  3、面对困难不退缩,把深化服务作为重要抓手。投入是企业之母、企业是就业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巩固和扩大“企业服务月”活动的成果,并以此作为深化企业服务新的起点。要进一步组织和动员各级各部门的力量,倾听“生产力的呼声”,充分认识企业困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以刻不容缓的紧迫感和当机立断的决策力,切切实实帮助企业度过一时的难关,实实在在解决企业投入发展的问题,促进企业在逆境中健康成长。

  二、统筹协调持续,坚持不懈从长计宜求提升

  要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全面提升投入水平,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

  1、统筹当前和长远,增强投入的持续性。针对我市后劲投入开工项目和重大项目同比有所减少的实际,按照“即期不下滑、长期有后劲”的要求,结合长三角发展区域规划和省、无锡市出台的政策措施,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在全局总体发展规划的统领下,抓紧抓好当前的投入项目和今后发展的储备项目。尤其要制定线缆、环保、化工、陶瓷等传统优势产业和光伏、光电、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长远发展规划,包括产业布局、产业链延伸、产品升级、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装备改造等,为实现好中求快、能快则快打下坚实基础。

  2、统筹外资和内资,增强投入的多元性。开放型经济仍然是投入发展的重中之重。最近,中央强调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投资合作;吴江则提出加快开放型经济“二次发展”。我市的开放度不是够了,而是还远远不足。当前,首要的还是要深化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和发展理念,要有战略眼光、包容胸怀,既要盯着本土、更要放眼世界。要抓住国际资本流入长三角的机遇,吸引跨国公司,引进龙头型、基地型大项目;要把握发达地区民资转移的机遇,通过举办各种行之有效的招商引资活动,引进符合我市转型发展要求的项目,形成外资和内资共生共荣的生动局面。

  3、统筹存量和增量,增强投入的有效性。存量是发展的基础,增量是发展的动力。要积极实现存量和增量全力对接,增强后劲投入成效。以存量引增量。紧紧抓住产业转型发展的有利契机,在加快企业自身改造升级的同时,加大与国内外高新技术优势企业合资合作的力度。以增量兴存量。加快企业上市步伐,优化资本结构,选择辐射力大、带动力强、体现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作为投入重点,实现优质资产快速裂变扩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强化保障举措,坚强有力扎实推进促发展

  后劲投入是当前合力突围、共度难关的关键着子。要积极创优条件,加大扶持力度,为投入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1、化解要素制约度难关。“创新产品”快融资。投入的最大制约是融资难。要创新形式、拓展渠道,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在执行好中央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同时,要创新“风险投资”、“应收款质押贷款”、“无抵押小额贷款”等金融产品;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民营担保投资公司,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实现企业创业和市民创收双赢。“放鸟迎凤”腾地块。科学安排有限的土地资源,在积极争取点供指标的同时,按照转型发展的要求,调整使用权,优先保障好项目,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筑巢引凤”招人才。基层反映,人才始终是投入发展的瓶颈。要研究制定系统的引得进、留得住的人才政策。通过海内外招聘,引进创业领军人才;加强联系合作,吸引技术专业人才;依靠职业教育,培养各类技术工人。

  2、夯实园区载体抓集约。吴江最近提出“开发区即吴江、吴江即开发区”的全新理念。要全面提升我市园区规划、建设和发展的水平,做足“两城(官林线缆城、高塍环保城)、三园区(环科园、经济开发区、陶都工业园)、八基地(张渚钢构、LED,和桥汽配,周铁铸钢,新建化纤,西渚亚麻,新庄灯具,三木化工)”等重点投入发展区域的文章,以优势产业为基础、后劲投入为导向、资本经营为纽带,培育规模型、拉长产业链、提升集聚力,全力打造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3、创优发展环境见真情。政策扶持。日前,上海出台了企业投资项目不审批只核准等一系列鼓励投入发展的重大改革政策。要认真梳理中央、省、市及周边先进地区为鼓励企业投入发展和走出困境的政策措施,及时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一整套激励发展的新政。部门松绑。为使市委、市政府重大举措尽快落实到位,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转变工作作风,面对面培训业务,帮助企业准确用足政策;要带头为企业减负,尤其要停止与项目建设、生产经营、劳动保障无关的活动,与企业共度难关。舆论导向。要加强对宏观经济走向和本市实际的分析研究,尤其要对企业投入发展状况检查督促和正确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要大力宣传克服困难、加快投入发展的先进典型,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