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宜兴政协网!

  • 1
建言献策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市电力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日期:2010-10-16   浏览次数:
7月22日,市政协召开主席会议,视察我市电力事业发展情况。会议视察了市供电公司电力调度中心、环科园杆线入地工程和220kV宋渎变运行情况,听取了市供电公司总经理顾国栋关于我市电力事业发展情况的汇报,并进行了认真的协商讨论。市政协主席李志浩主持会议。会议认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供电部门坚持围绕科学发展,超前谋划,优化结构,加大投入,在建强网、保供给、促安全、优服务、抓队伍等重点工作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对此,会议表示充分肯定。同时,就进一步推动我市电力事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优化规划布局,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电力事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军,更是经济运行质量的晴雨表。注重规划衔接。目前,我市正处于“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关键时期。供电部门应以此为契机,在已初步拟定规划的基础上,着眼宜兴发展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定位,在更高起点上寻求电力规划与总体规划的最佳结合点,促使全市电力“十二五”规划超前、完美和可行。坚持科学布局。随着长三角总体规划的实施和高铁时代的到来,我市的后发优势日趋显现,必将迎来几何级爆发的战略机遇期。电力发展的规划布局应立足于宜兴打造全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太湖西线第一城和宁杭经济带最强城市的战略目标,充分考虑产业布局、城市东进和城区人口规模扩大等重大因素对电力的需求,完善空间布局、留足发展余地。突出保障重点。服务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是电力工作的中心任务。着力做好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园区电力的规划建设,使电力资源向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倾斜;切实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确保城建重点工程所需的电力项目,优先规划建设;保障市民生活用电是规划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城网改造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新老城区电网的水准。
  二、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夏季安全用电。夏季是用电高峰季节,也是自然灾害多发时期。为此,供电部门已提前做好了充分准备。为确保万无一失,需进一步完善预案。提升承载能力。入夏以来,极端高温天气和自然灾害正在席卷全球。目前,我市虽暂时风平浪静,但也面临着高温和台风袭击的考验。要从最坏处着手,修定和完善应急预案,进一步提高我市安全用电的能力。落实各级责任。各级各部门要积极配合供电部门做好用电安全的各项准备工作。尤其要认真做好全市重点区域电力设施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努力提高运行质量。强化应急处置。坚持“安全至上、保障重点"的原则,认真做好迎峰度夏和迎战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当前,尤其是要密切关注城区用电保障和重点水库用电预案,组织精干力量,配备足够物资,落实全天候应急机制。各有关部门应加强联系和合作,专题研究水库提闸、供水、供气等关系国计民生的用电保障。
  三、加强电网管护,维护电力运行正常秩序。坚持政企共管、内外齐抓,切实加强电网管护,为电力运行营造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完善政策措施。政府应出台专门政策意见,统筹解决电力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有关征地拆迁、补偿标准、项目配套、安全用电等问题,落实专项举措、强化工作责任、化解矛盾困难,确保电力事业健康发展。加强部门协作。各有关部门应主动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依法加强对电力建设和运行的管护,对破坏电力设施、侵占供电场地、窃电、欠费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依法查处和打击的力度。实施长效管理。严格执行电力设施保护规定,发挥专业优势,运用高新技术,切实加强对电网畅通、电站运行、合法用电等的动态管理,坚持预防和打击相结合,确保全市用电安全。
  四、提升服务质量,赢得社会支持信任。服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以先进理念统领服务。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继续秉承“热情、高效、便民”的行业宗旨,以高度的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民众,依靠优质服务打造一流品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以优质管理改善服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依托现有的现代企业制度,借助先进管理理念和科技进步成果,加强制度创新和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生产经营、技术改造、项目建设、为民服务等各个层面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能。以合格队伍保障服务。服务质量的提升,离不开高素质员工队伍的有力支撑。进一步加强员工的技能培训和规范管理,改进为民服务,提高工作效能,努力打造一支技术过硬、服务优良、市民满意的员工队伍。
  五、创优发展环境,推动电力事业再创佳绩。电力事业的兴旺发达,关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各级各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合力推进。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主题活动、服务推介等形式,广泛宣传国家电力政策法规,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科学、安全、节约用电的意识,引导广大市民在依法用电的同时,自觉抵制涉电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增进沟通互信。积极搭建供需双方沟通交流的平台,通过开展经常性的互动活动,进一步增强电力工作的透明度,引导全社会理性看待电力事业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加深了解、增进理解、消除误解,营造和谐融洽的电力发展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