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宜兴政协网!

  • 1
领导讲话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在市委工作情况通报会上的讲话
日期:2007-03-02   浏览次数:
中共宜兴市委书记     蒋洪亮
 
各位委员、同志们:
      很高兴来到市政协参加市委工作情况通报会。这个通报会既是市委向广大委员通报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也是市委听取广大政协委员、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的极好机会。这有利于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更好地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也有利于市委广纳群言、广集民智,把全局工作做得更好。 
      不久前,市委召开了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今年工作也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次情况通报会,主要是为了促进委员知情明政,启发委员更好地献计出力。因此,更多的是谈一些情况和想法。
      去年,全市上下倍加珍惜大好发展机遇,倍加珍惜良好发展态势,扎实工作,埋头苦干,拼搏进取,致力推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进程,为实现“十一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扎实的工作基础。对于过去的一年,从全局来看,开局比较好,确实是收到了里程碑意义的工作成果,在保持以往几年较好发展势头的基础上,又把宜兴的各项建设事业推进了一步,值得欣慰,来之不易。
      一、全面小康各项指标如期达标
      去年,我市如期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这应该在宜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省定4大类18项25个指标,特别是2项收入指标和4项约束性指标顺利达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6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约束性指标中环境指标顺利达标。难能可贵的是,本月8日,省统计局随机抽样调查显示,综合考评分值达74分,得分还是比较高的,超过了武进,也超过了扬中。与第一批实现全面小康的县(市)相比,分值超过了江阴。因此说,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去年,全市上下朝着预定的目标攻坚克难,使全市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工业应税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大关,比上年增长38%;财政收入全口径突破了50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了21亿,保持了20%以上的增幅,并首次超过无锡市平均水平,这是不容易的。如果宜兴财政在50亿的平台上能够继续保持20%至23%的发展速度,那么在“十一五”末,全口径完成100个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50个亿应该说是没问题的。利用外资取得新突破。去年到帐外资突破了3亿美元,超过锡山和惠山,在无锡全市列第三位。而且跟江阴的距离也在缩短。去年,由于市委狠抓后劲投入,使全市固定资产的投入,特别是工业固定资产的投入,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全市一千万元以上的项目有173个,整个工业后劲投入达到137亿元。因此,通过去年的发展,全市经济综合实力确确实实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实现了新突破,迈上了新台阶。
      三、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通过几年的努力,宜兴的城市建设、城市现代化水平以及整个城市的特色,都有了初步的提高。去年,我们紧紧围绕加快宜兴现代化步伐,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事求是说,在去年整个城市的建设上,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事情。一个方面是保持了宜兴原有城市建设项目的加快推进,就是把宜兴原来的一些已经开工的项目,不受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受财力的影响,保持正常建设。另一个方面就是为宜兴城市未来的发展积蓄后劲,开拓空间。在保持原有发展的态势上,团氿风景区建设、老城区改造、东氿新城基础设施建设陆续推进。围绕宜兴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从积蓄城市发展资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上,去年花了很大功夫。整个城市拆迁107万平方米,如果包括开发区和环科园,约有150万平方米,也是宜兴历史上最多的一年。另外,去年城区积累可开发的土地5500多亩。这样一来,使得整个宜兴无论是从城市发展的空间,还是从城市发展的资源,均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围绕提升市内交通等级,共投入资金近12亿元。整个宜兴的交通基础设施进入了一个加快发展的时期。104国道环科园段、342省道宜漕段等国、省干线改造进展顺利,锡溧漕河、抚申运河重点航道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大交通格局进一步完善。
      四、“三创建”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去年的创建工作应该说还是比较顺利的。当然这个顺利是建立在我们扎实工作基础之上的。无论是卫生城市创建,还是环保模范城市创建,以及生态示范区的创建,应该说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能把国家级的三块牌子在一年之中拿到手也是不容易的,不但提升了宜兴的知名度,也提升了宜兴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档次和水平。
      五、和谐社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利益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因此,市委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着重解决了弱势群体、困难群众的一系列生产生活问题。一是大力推进农保,使广大农民老有所养。去年已有19万农民进入了农保。二是扩大企业职工参保面,使得城镇包括乡镇企业的职工,能够应保尽保。三是在城乡医疗保险上提高标准,使得全社会的保障水平实现了低标准、广覆盖。此外,通过开展“万人帮万户,携手奔小康”这个活动,使得低保家庭每一户都增长了300至500元。同时,还提高了原市属企业改制过程中的一些内退职工、协保职工的生活费发放标准。这样就使得整个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和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
      六、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围绕大局、围绕发展,这一点十分重要。一个地方要发展,首先就必须营造一个干事创业的氛围,真正使各级领导干部能够聚精会神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这是相当重要的。第二是致力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要处理好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好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真正能够营造一个为企业发展、为地方发展、为国家发展的良好人文环境。第三是要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一个地方风气不正,想要发展是不可能的;一个地方跑官要官盛行,行贿受贿盛行,要发展也是不可能的;一个地方的正义得不到伸张,干部群众的气不顺,要发展更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觉得一个地方要发展,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这既能够依法办事,依规矩办事,也有利于营造一个好的投资环境,更能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激发社会各阶层创业的干劲。应该说,去年市委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定了许多规矩、立了许多政策、建了许多平台,目的就是为了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
      总的来看,去年的工作成绩是通过我们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取得的,实属来之不易。我们要以此为新的起点和动力,加快推进宜兴现代化建设事业。下面,我简要谈谈我们今年面临的形势和发展的机遇,以及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我感觉宜兴目前面临的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这个机遇我认为主要来自于这样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从国际国内的大势来看,国际资本向中国的转移,特别是向长三角的转移,是不可逆转的,而且是来势更猛。原来国际资本看中的是中国的低廉劳动力和资源,所以转移来的都是一些低层次的东西,而现在看好的是中国市场,层次也就逐步提高了。
      第二个方面我感觉是宜兴这样一个特定的区位,将会凸现明显的后发优势。目前,真正在长三角地区有后发优势的是像宜兴这些太湖以西基础比较好的县市。我这次到日本和韩国去,那里的客商也有同样的看法,在宁杭线上,具有后发优势,最看好的还是湖州和宜兴这些没有充分发展的城市。因为国际资本向长三角转移始终是围绕上海经济区,而上海经济区发展不充分的也就是湖州和宜兴。像昆山和常熟等经济发展已经相当充分,而宜兴现在还是处于不充分状态。因此,从后一步的整个趋势来看,宜兴和湖州这些在上海经济圈内发展还不够充分的地方,面临的将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机遇。
      第三个方面从我们自身来看,也有很多优势。从政府层面看,我们已为今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个是我们逐步消化和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整个市级财政已有过去的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递进。现在宜兴已经告别了过去的简单再生产,也就是说维持运转、维持吃饭、维持保障已经有余,可以腾出资金,投入发展。另一个是我们的发展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通过多年的探索,宜兴各级干部已经形成了一个科学发展的理念,宜兴也走上了科学发展之路。特别是我们提出来的几大战略,如工业强市、外向赶超、旅游振兴、人才兴市,等等,这些上符合科学发展观,下符合宜兴实际。另外,从社会层面上看,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我市民营经济通过几年的原始资本积累,应该说已经到了爆发期,无论是规模还是水平都有了很大提升。所以这些机遇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此外,在今后发展中必须引起各级高度重视和注意克服和解决的问题。一是总量和水平问题。这仍然是宜兴发展的主要矛盾。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大力提升经济总量和水平。目前,宜兴地区生产总值为428亿元,如果要使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那总量必须突破1000亿。从工业这一块看,我们目前只有1000多亿,仅为江阴的三分之一,差距也很大。另外,宜兴的工业结构仍然是传统型的。比如信息产业在全省的比重已达到23%,成为了全省第一大产业,而我市信息产业的工业应税销售还不到1%。二是资源节约问题。这是宜兴发展中第一位的。但有人现在还没注意到这个问题,总感觉宜兴的资源还没有到需要节约的地步。此外,宜兴真正的后发优势,还不仅仅是目前具备的空间和资源,而更重要的是宜兴要吸取先进地区的教训,来形成我们的后发优势。所以节约资源,特别是节约土地资源的问题,应该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放到我们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位置来考虑。真正使宜兴有限的资源能够承载更多的生产力要求,在快速发展中能够有一个更长的持续时间,这才是后发优势当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三是生态问题。生态资源是宜兴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些同志还似乎不大理解。但实践证明,这个核心竞争力将最终体现一个地方价值的。去年,我们在矿山整治上花了很大的功夫。今年,我们又围绕环境建设和结构调整,提出“两退一关”。即小化工和琉璃瓦逐步退出,矿山除保证自给外全部关闭。坚持这样的战略,目的就是使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能够真正成为后发优势。现在的矿山问题,大家思想上已完全统一了,但后一步生态修复的时间很长,我们想通过3-5年的努力,使生态修复恢复到一个较好的水平、较好的状态。真正使宜兴的青山绿水、上天赐予的宝地能够永续利用。四是社会保障问题。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保障水平。目前,宜兴的整个保障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因此,今后一个时期,民生问题要始终成为我们政府工作需重视的问题,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真正能够共享宜兴的发展成果,并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一个较好的群众基础。同时,要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力量,共同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五是用人导向问题。用人问题始终对地方政治风气起着先导性作用。我们要真正把会干事、能干事、想干事、不出事的干部放到领导岗位上来,真正做到为发展配干部,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群众信得过、发展上有本事的同志推到领导岗位上来。在政风问题上,一定要公开、公平、公正,增加工作透明度,坚持按规范办事。从而,使我们整个全局工作置身于群众监督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把整个地方的风气搞好。
      目前,全局工作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但要使宜兴发展得更快、更健康,还要着重把握几个重点问题。一是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针对工业经济总量不大、层次不高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始终把工业强市作为全局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战略来实施。要一切围绕致力壮大工业规模、提高工业水平来做好工作。无论是在政策导向上,还是在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点上,都要体现出来。二是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对外开放。对于宜兴来说,完全依靠民营资本的投入完成“十一五”规划,难度是相当大的。因此,必须要加大引进外资力度。现在昆山外资投入已占全市的80%,如果宜兴也能这样,那就可以达到4000多亿的销售和1000多亿的GDP,这是靠外资带来的总量提升。另外,外资还可以带来水平的提高,有些地方之所以仍然以传统产业为主导,最主要的还是开放程度不高,外资利用太少。所以,在利用外资的问题上,不仅仅要政府推动,更要企业主动。主动利用引进外部的资源,不仅能增强国内竞争力,更能增强国际竞争力。三是要坚定不移地提升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现在宜兴城市建设不只是速度的问题。而在于水平问题,我们千万不能“摊大饼”,无限扩张、急于求成,而是要提升档次。特别对城东新区的建设要慢慢来,要建就建精品,体现国际化水平。在交通事业的发展上,由于外部大交通的改善,促使我们加强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宁杭城际铁路、 104国道改造、宜漕线建设等。今年,又准备投资1.3亿元,建设屺亭到城东新区的快速通道,虽然目前压力很大,但要负重拼搏,把事情做好,资金用好,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要坚定不移地建设生态市。我们在“十一五”期间有两大任务,一是基本实现现代化,二是建成生态市。这两大任务是紧密相连的,不是生态的现代化就不能称为现代化。但是,生态市的建设任务非常艰巨,包括工业结构的调整,包括水体、山体的修复,包括景观带的建设,包括污水处理能力的提高,等等。因此,要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一步步推进。同时,要把新农村建设放到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来做好农村7件实事工程。尤其是饮用水的问题,我们想用两年时间,让全市的老百姓都吃上横山水。我们还准备投入3.5个亿,把宜兴建成模范饮用水试验市。所以说,新一年的工作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我希望全市上下包括政协委员,能够同心同德、齐心合力,紧紧围绕今年的目标任务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