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宜兴政协网!

  • 1
建言献策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日期:2006-12-20   浏览次数:

《农业结构调整》课题组


    中共宜兴市委十届六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到2006年我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8000元左右。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感到,要实现这个目标,难度很大,但也完全具有可能性。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我市农民增收问题。


    一、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根据统计分析,我市农民收入的增幅从2000年开始止跌回升,并呈现了连年攀高的良好态势,至200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040元,比上年增长5.7%。但是,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根本性因素尚未消除,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农民增收难仍然是一个突出问题。


    1、粮食生产效益低下。由于受气候条件、生产资料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加上粮价持续低迷,种粮效益不断下降,使亩均效益一直徘徊在200元左右,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特别是相当一部分种粮大户和纯农户的收入,出现了有减无增的状况。据分析,在生产成本和单产水平不变的情况下,2002年与1995年相比,仅粮价下跌一项,就使全市农民人均减收230元左右。

    2、结构调整层次不高。近几年来,我市的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大进展,成效明显,粮经比例已达5∶5。但从总体上看,我市目前相当范围内的结构调整仍然属于适应性和低水平调整,市场适应度差,经济效益不高。突出表现为:一是产品质量不高,名优产品比例较低;二是传统产品多,特色品种少,深加工产品更少;三是虽然区域化生产布局的雏形已基本形成,但区域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区域性结构不同程度地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同时,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层次和运作水平也亟待提升。可以说,结构调整还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标,增收效果尚未明显显现。


    3、农村劳力转移困难。转移农村劳力,获取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近几年来,由于企业内部管理普遍加强、用工单位对员工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农民择业观念等因素,二、三产业对农村劳力转移的承接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了农民职工的“返农”现象。据统计,近两年来,全市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不足1万人。

    4、村级经济步履艰难。由于企业改制、工业向小区集中、投资主体变化等因素,村级集体基本上不再投资新办企业,从工业经济发展中获得的收入已基本固定或逐年减少。农村三产发展相对滞后,对村级创收作用不明显。另外,村级多种经营大部分是以农户为主体,集体收益较少。由于村级收入难以增加,导致少数贫困村不能正常运转,公益事业也无力兴办,难以带动农民有效增收。


    二、实现农民增收目标的可能性分析


    尽管目前农民增收困难重重,但通过调研,我们既看到了广大农民盼望增收的热情,也看到了我市实现农民增收的有利条件。我们认为经过努力,到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1、农业内部的增收。随着农业结构的深入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到2006年,全市多种经营收入可以达到40.5亿元,年平均递增9%(2002年为9%),减去粮食产值下降的2亿元左右,同口径可比2002年净增11亿元,按农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50%计算(2002年为53.7%),可增加农民收入5.5亿元,全市82万农村人口(含城镇内的农村人口),人均可增收670元。


    2、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收入。只要全市每年能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个,到2006年可转移6万个,预测当时的收入水平为劳均1万元,可增加农民收入6亿元,农民人均可增收730元。

    3、非农产业就业人员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到2006年,全市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将达30万个,预测每个从业人员的年收入水平比2002年提高2500元,总额增加7.5亿元,剔除重复计算因素1.5亿元,可增加农民收入6亿元,农民人均可增收730元。


    4、二产投资性收入的增加。全市每年新办私营工业企业800-1000家,新增投资额8亿多元,到2006年共新增企业3200家左右,新增投资额32亿元以上,按1比2.5的投入产出率和3.5%的产出回报率计算,可实现税后收入3亿元,加上现有私营工业企业资本性收入自然增长2亿元,合计为5亿元,剔除不可预见因素1.5亿元,仍有3.5亿元左右,农民人均可增收420元。


    5、三产经营性收入的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个体经营性收入也将大幅度增加,预测到2006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35亿元,新增58亿元,其中农村经营性收入可新增3亿元左右,农民人均可增收360元。


    6、其他收入的增加。到2006年,预测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各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和农业税费减免等减负减支因素,可增加农民人均收入80-100元。

    从以上分析来看,到2006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可比2002年增加3000元左右,总额可达8000元左右。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思路


    要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农村全面小康目标,当前关键是要着力化解制约因素,致力落实增收措施,尽力扩张增收空间,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谋实招、下苦功。


    1、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增加农业综合效益。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通过农业增效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做足做好山水文章,增加农业效益。一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围绕农产品市场化、优质化、安全化的要求,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提高品质品位,提高农产品的市场适应力和竞争力。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特色农业和现代化示范区,形成规模优势和特色优势。二是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坚持“育小龙、兴大龙”的原则,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建设步伐。发展龙头企业,在有效促进本地结构调整的能力上做文章,在提升科技水平、争创名优品牌上下功夫,以提高本地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三是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向技术、信息、资金、市场等全方位领域拓展,提高合作水平和层次。四是搞活农产品流通市场。重视农产品市场建设,完善功能,发挥优势,提高辐射能力。在建好本地市场的同时,有效拓展国内外市场,扩大销售,增加效益。五是培育农民经纪人,壮大队伍,提高素质,充分发挥他们在农产品流通中的生力军作用。


    2、加大对农投入力度,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广开渠道,增加有效投入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是继续加大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每年要有一定数量的增加,确保对农投入的增长要高于财政收入的增幅。二是积极引导“三资”投入农业。广泛捕捉信息,推介项目,充分提高招商的实际成效。吸引各种资本投资农业开发,力争全市“三资”对农投入量每年不少于2亿元。三是全面加快农业科技建设步伐。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加快产业化技术的开发应用,逐步实现品种、技术的更新换代,扩大新品种、新技术的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


    3、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和城市化步伐,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当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十分需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带动、辐射和反哺。因此,只有坚定不移地发展工业经济,才能有效扩张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建议研究政策鼓励企业多用本地劳动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就业。做大做强中心城镇,推进城市化步伐,促进生产要素合理地向城镇集聚。创造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传统三产和房地产、旅游、休闲娱乐和社区服务等新兴三产,逐步形成规模,凸现集聚效应,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并开展一系列的转岗培训,提高农民技能和就业的适应能力。此外,针对农村劳动
力大量转移的特点,研究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和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完善劳动用工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合理提高工资收入,有效维护合法权益,保护广大农民的转移热情,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良性循环。


    4、积极研究减轻农民负担和降低生产成本,以减负减支增加收入。减负减支就是增收。要继续重视减负工作,执行减负政策,精简机构,压缩人员,减少开支。积极开展对各项涉农收费的专项治理,取消各种要求农民出钱出物的达标升级活动,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同时,积极研究农业税费的减免工作,争取逐步取消农业税。有关部门要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指导,依法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质量和价格的监督管理,查处假冒违劣商品和乱涨价行为,维护农民利益,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建议各级政府积极研究和实施对农民的直接补贴,使农民能够得到更多实惠。


   5、加快完善扶持、保障体系,提高农民整体生活水平。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要在提高对农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和保障水平上体现更大作为。在我市即将实施农民大病住院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就业、养老、子女就学等保障制度,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采取有效的扶持措施,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尽最大可能扭转他们的弱势倾向,实现共同致富的目标。同时,要重视“农民失地”问题,严格执行征地补偿安置政策,建立健全相关的保障体系,切实保护好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使其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