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宜兴政协网!

  • 1
建言献策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优化人居环境建设现代化新农村
日期:2006-12-20   浏览次数:

《农村规划建设》课题组


    加强农村规划建设管理,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现代化新农村是我市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市目前的现状,现就我市农村规划、建设与管理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
    我市农村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情况

    一、主要特点。


    1、中心村地位日益凸现。随着镇、村合并,行政区划的不断调整及地方经济的发展,一些原乡镇政府所在地村及经济强村因为基础较好,正越来越多地集聚村民,凸现出中心村的明显地位,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场所。


    2、农村面貌迅速变化。2002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2.8亿元,比2000年增长13%,约是1990年的7-8倍。总体上看,我市村级经济逐步增长,农村综合经济实力日渐增强,带动了农村建设的发展,使农村面貌大为改观。

    3、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成为近年来我市村级建设的重点。自2000年以来,全市完成村级主干道路浇注里程达100多公里,投入约6000万元,完成改厕11万多只,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65%,完成了农村一、二期农网改造,清淤河道1000多万方。


    4、农民参与热情高涨。广大农民拥护政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盼望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再度发展提高。许多农民都能自觉参与公益事业建设,有钱的出钱,有力的使力。三年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接受个人捐资达3800余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级建设规划尚未完全出台。长期以来,农村村一级的建设一般都呈自行发展状态。基础条件较好的村,虽然认识到规划的重要性,有一些局部规划,但未能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以致目前还没有可供操作的村级建设规划蓝图。


    2、村级建设存在无序状况。村级建设自主性强、无序发展,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凌乱不堪,从单体到整体都缺乏统一性、协调性,离现代化新农村差距甚远。有的村建设只注重个体的、局部的、眼前的利益,而忽视整体的、全面的、长远的利益。如住房建设离公路越来越近,既影响环境,又影响安全;有些拆迁住房因选址不当,造成数年内再度拆迁。


    3、基础设施建设难以配套。由于我市村级建设缺乏相对集中的理念,自然村落小而散,见地就造房,没有明显的村民集居区,造成供电、供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琐碎而繁重,有限的建设资金很难充分发挥效能,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重复性投入多,受益面狭窄,难以形成整体的配套功能。同时,由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使少数村成了“老年村”、“外来人口村”,生活环境越来越差。


    4、农村脏、乱、差的状况亟待改变。由于农民卫生意识相对较差,再加上基础设施和管理上的缺陷,导致农村环境和卫生状况每况愈下。除少数已创建卫生村外,许多村露天粪缸比比皆是、垃圾到处堆放、私搭乱建不绝于目、小河小浜到处淤塞。农民的生存环境堪忧。

    加快农村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一、强化宣传,充分认识农村规划、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农村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是合理配置农村资源,优化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针对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及农民群众的认识水准,要从加强宣传教育入手,从加快宜兴城市化建设需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的高度,提高农村广大干部与群众的认识水平,调动他们参与农村规划、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加强农村规划、建设和管理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二、科学规划,形成统一的农村建设体系,提供农村建设的蓝本。改变村级建设随心所欲的状况,必须从规划源头上进行约束和控制。从全市角度看,市政府要责成有关部门及早制定农村,特别是村级建设的中长期规划。目前,各镇都已制定初步规划,各村规划的制定应放上议事日程,加快实施,并力求从市到村规划的一致性和可操作。农村规划要体现“三性”:


    1、合理性。遵循农村建设的发展规律,认真总结我市农村建设的发展轨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农村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合理布局。结合市重点工程,如景观道路改造、芜申运河建设、重大项目建设等,搞好拆迁安置的选址规划建设。要强调规划的严肃性,防止“铺摊式”的沿公路建设,坚决杜绝拆迁后不久又要拆迁的现象发生。群众反映,个别因修建高速公路被拆迁的房屋,这次景观道路改造又被列入拆迁范围,这不能不说是规划上的败笔,不能不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同时,建议沿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的农民住房,即使不在规划拆迁之列,也要通过市、镇、村补助一点,对现有住房的外墙进行装修,以搞好宜兴的“门面”。


    2、科学性。因地制宜,科学决策,规划制定要体现宜兴特色。宜兴有丘陵,有平原,有纵横水系,要根据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科学规划农民集居区。宜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要认真勘查,仔细发掘,在规划中突出保护与利用,使其与人居环境相得益彰。充分利用宜兴的山水特色、生态特色、产业特色,特别是建筑材料特色,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效果。


    3、战略性。在既符合目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水平,又以长远发展不落后为目标,站在战略的高度,适度超前规划。一定要把现代化新农村的理念与现代化生活的功能引入村级规划建设。突出发展中心村,明确中心村的定位与功能,规划好道路、绿化、给水、公厕、垃圾处理等必需的配套设施,使中心村成为农村发展的趋势、城镇的补充与延伸、全面小康社会的人居载体。


    三、规范农村建设行为,塑造精品工程。规划形成之后,要增强规划执行的刚性保证,依法规范农村建设行为。根据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需要,农村建设要着重“三控”:

    1、控用地。杜绝农村建房圈地行为,严格控制建房用地,力争不再新批耕地建住房。建议通过合并自然村,逐步收回宅基地。一方面统一用地,避免零星分散,建设上规模的新农村;另一方面可以大大节约和保护耕地等不可再生资源,通过土地置换等途径,支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2、控标准。村级建设也要规划好、建设好,讲究整体感、立体感,讲究现代化功能配套。建议有关部门制定适合各层次人群对住房要求的标准,甚至可以公示推出若干套不同标准的样版房图纸,以保证从现在起新的农民住宅符合全面小康标准。

    3、控队伍。农村建设施工单位及人员必须有严格的资质要求,避免违章施工,确保农村建设质量。通过以上“三控”,营造有序氛围,使农村建设走上规范化道路。我们深信,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一定会出现建设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一个个现代化新农村。


    四、加强管理,创造优美环境,建设一流人居条件。


    要创造一流的农村人居环境,一靠规划,二靠建设,三靠管理。为此,就农村管理建议要做到“三落实”:


    1、落实人员,解决谁来管的问题。政府部门应该担负起管理者的职责,建设、国土、水利、卫生等部门要把村级管理纳入工作范畴,形成“政府牵头,各条线分头负责,村委会具体落实”的工作网络。有关部门应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同时以村为单位,组建“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吸纳村民中的积极分子参与管理,使农村建设管理体现村民自治原则。


    2、落实任务,解决管什么的问题。一要管建设和用地规划的依法执行情况;二要管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三要管道路、水电、绿化、环卫等公共设施的到位及维护优化情况;四要管农民的意识和行为水准的提高。

    3、落实措施,解决怎么管的问题。建立健全加强村级建设管理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与教育培训机制,着力提高管理者与村民的整体素质。建议引入社区管理、小区物业管理的运作模式,结合农村实际,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