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宜兴政协网!

  • 1
建言献策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聚合施策 为中小学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日期:2018-01-26   浏览次数:

 

聚合施策  为中小学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农工党市基层委员会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中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尤为重要。保障学生健康,涉及千家万户,需要形成合力、久久为功,织就一张严密的“保护网”。  

从群体来看,我市中小学生健康总体良好,但苗头性问题不容忽视:一是对季节性多发病、常见传染病的防范意识不强,防控不够有效;二是视力低下较严重,肥胖率、营养不良率、龋齿率偏高,高血压、高血糖等有低龄化趋势;三是心理调节能力偏弱,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焦虑、人际关系紧张、抗挫能力差等问题。从工作来看,相关部门各司其职,成效明显,但尚有提升的空间:一是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管不够细致,对照标准要求有“短板”;二是难点问题的协调联动力度不够,推进落实有“盲区”;三是学生健康服务水准不够高,与社会需求、民众期望有“落差”。为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现提出几方面建议:

一、夯实基础,扎好预防和保健的“篱笆”

学校是学生卫生保健和疾病预防的前沿阵地,卫生基础工作必须关注细节,拾遗补缺,未雨绸缪。

1、完善校园设施。我市小学环境卫生监测数据显示,课桌椅高度、黑板垂直高度、教室人均面积、黑板反射比的合格率均低于50%,中学的合格率也不尽如人意。这些问题看似细小,却容易引起学生视力低下、驼背、脊柱侧弯等,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和警惕。一方面现有问题整改要尽快落实。问题多存在一时,就多一份“潜伤害”。不符合标准的课桌椅、黑板、照明等,可以通过调整、更换、添置等手段来解决。教室人均面积可以通过限制学校施教区外招生数、调节班容量来控制。另一方面健康卫生理念要贯穿始终。实施学校建设工程时,卫生评价要介入选址、设计、选材、施工、验收等所有环节,环境质量和设施设备必须严格遵循国家标准,规避一切有碍健康和安全的不利因素。

2、科学配备校医。目前我市中小学专职校医配备对照要求缺额较大。人员的缺失必然导致工作的缺位,所以校医岗位应及时补缺。一是岗位要有“人”。可以通过招录、调配、聘请等途径来解决,专业资质须严格把关,年龄等条件可适度放宽。二是岗位要有“编”。需破除壁垒,通过调剂等办法解决招录校医的编制,协调落实好待遇、职称评定等事项。三是岗位要有“责”。要界定校医的职责范围,明晰任务清单,重点做好常见病和传染病的保健、管控,重视心理问题的预防、矫治等。加强业务培训,规范管理和绩效考核,使校医岗位发挥最大效能。

3、提升体检水准。我市中小学生每年享受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但人均8元的标准严重偏低,造成体检项目不全、报告不完整。因此,必须规范和提升学生预防性体检工作。一是提标准。加大财政补贴,扩充免费体检项目,该查的项目一个不少,使学生体检报告更完整、准确。同时设置自费体检菜单,实行优惠收费,让有需求的学生自主选择。二是优服务。学生体检面广量大,市级层面要统一调度、分工落实,细化时间、场所、人员、流程等具体事项,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三是重管理。依托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学生健康档案系统,实现一体化智能管理,运用大数据分析,及时而准确地了解个体的变化、整体的趋势,从而为学生健康工作把好脉、掌好舵。

二、把握重点,筑好强身和健体的“堡垒”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的营养摄入、有效的运动锻炼,是中小学生保持身心健康的基石和关键。

1、适度减轻学业负担。学习是学生的主业,但超负荷的学习会危害健康,必然适得其反,故此学业负担必须适度。一是保证充足睡眠。学生睡眠不足会降低机体免疫力,诱发各种身心疾病。学校要随季节调整、推迟上学时间,控制学习节奏和作业量,保证学生白天有合理的休息,晚上有足够的睡眠。二是杜绝无效作业。从增强课堂效率入手,优化作业内容和形式,贵精不贵多、重质不重量,避免简单重复的“机械作业”和盲目粗暴的“题海战术”。三是调节学习压力。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坚持正面教育,表扬但不骄纵,批评但不苛责。引导学生追求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淡化“成绩观”,排解学习焦虑。

2、大力倡导体育锻炼。毛主席说:“体育之效,在于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体育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当进一步重视,增强实效。一是培育体育技能。足额配备专兼职体育师资,完善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必备的体育技能。二是优化运动条件。要在有限的校园里加强布局整合,安排好学生的活动空间,添置丰富多样的体育器材。有条件的应当通过改建、扩建,按学生数配置好体育场馆和运动场地。三是丰富体育活动。利用好每天的“阳光体育一小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时令、适合学生的活动项目,调动学生广泛参与,以运动锻炼来增强体质。

3、积极推行营养午餐。学校提供的午餐不仅要卫生、安全,还要注重营养、提优质量,进而提高满意度。一是突出高位统筹。借鉴上海、南京的经验,成立市级领导小组,完善制度和标准,加强统筹和监管。酌情增加财政投入,补贴学校食堂运营。引入满意度社会评估机制,让学生和家长参与评判。二是执行营养标准。学校食堂应配备营养师,对照国家发布的《学生餐营养指南》,从营养干预的角度设计菜谱,制定规范统一的操作流程。既要科学配餐,做到膳食多样、营养均衡,也要合理烹调,做到控油限盐、减少煎炸。三是严格食堂监管。加强厨师培训,强化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全流程监督。学生用餐实行单独核算,定期审计并公示。

三、探索途径,营造教育和疏导的“港湾”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方面,是身体健康的前提。保障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个层面共同发力。

1、发挥学校“主导力”。一方面要强化教师培训。把心理健康教育摆上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的重要位置,经常举办全员培训,使所有教师知晓心理卫生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疏导的正确方法。另一方面要优化课程活动。精心设计心理教学课程,完善心理咨询室的功能服务,经常组织主题鲜明的心理教育活动,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供成长指导。

2、发挥家庭“辅助力”。一方面要组织家长培训。抓住孩子入学、青春期、升学等关键时间节点,以发放资料、集中培训、远程学习等形式,向家长普及科学育儿、亲子沟通、心理疏导等知识,做到早期介入。另一方面要拓展心理服务。依托心理学会等专业力量,组建专家智库和志愿服务队伍,定期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心理咨询、援助等公益服务。

3、发挥社会“导向力”。一是注重公益宣传。利用城市各个角落的公益广告阵地,以润物无声的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二是注重舆论引导。电视、广播、报纸等主要媒体要开设心理健康专栏或主题节目,引导自尊自信、理性平和、阳光正向的社会心态。三是注重环境监管。加强对校园周边区域、网吧、游戏厅等场所的督查和整治,为学生营造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