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宜兴政协网!

  • 1
建言献策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日期:2013-07-19   浏览次数:

 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月18日,市政协召开十四届十六次主席会议。专题视察我市金融生态建设工作情况。会议视察了市联丰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农村商业银行的运营情况。听取了市金融办主任叶毅平关于我市金融生态建设工作的汇报,并进行了认真的协商讨论。市政协主席邵亚群主持会议。会议认为,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市委、市政府高位领导、准确研判,市金融办和相关金融机构通力协作、攻坚克难,围绕加大金融宣传、密切银企关系、强化风险预警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金融生态总体稳定,服务效能切实改善,金融风险得到化解,金融集聚不断强化,有力地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对此,会议表示充分肯定。同时,就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着眼形势、凝聚共识,不断擦亮金融生态金字招牌
    面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确保企业健康发展、经济稳中求进、社会和谐安定,离不开稳定有序的金融生态环境的有力支撑。全市上下都要清醒地把握当前形势,进一步推动金融生态建设工作,努力营造有利于宜兴经济发展的“温暖”小环境。时刻保持危机意识。长期以来,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宜兴经济获得资本青睐、保持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困难形势下,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但也要看到,由于一些局部金融风险事件的显现,我市的金融生态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威胁。要以开展金融生态示范市创建“三年回头看”工作为抓手,着力推动金融生态建设的巩固和深化。切实增强诚信意识。“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失去诚信这块金字招牌,以信用为基础的金融生态就无从谈起,经济也就将失去发展动力。无论是优惠政策的落实、信贷扶持的到位还是到期债务的偿还,都要践行诚信,尽最大能力履行约定义务。不断深化担当意识。维护金融生态环境,要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同担当、共进退。政府要有担当,不回避问题、不推卸责任,妥善协调、科学处置;银行要有担当,不袖手旁观、不落井下石,顾全大局、尽力而为;企业要有担当,不盲目扩张、不逃废债务,量力而行、稳步发展。
    二、着眼源头、各司其职,全力推动金融生态持续优化
    宏观经济形势低迷的大背景下,市场需求不足,企业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当前,要切实发挥金融机构、政府和企业三方作用,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从源头上化解影响整个金融生态的不稳定因素。发挥金融机构的主体作用。金融机构要本着服务地方经济的理念,用活用好各种信贷政策,千方百计争取信贷项目,创新金融产品、扩大贷款总量,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要经常性地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和了解贷款企业的运行情况,帮助企业出谋划策,拓宽融资渠道、规避金融风险。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要发挥资源优势,积极为银企合作牵线引路、搭建平台,有效解决银行有钱找不到“缺口”、企业缺钱找不到“庙门”的矛盾。同时,对守法经营、管理规范、业绩良好的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等要加大扶持力度,探索“中小企业贷款周转金”等制度,着力缓解企业资金周转难、担保难等问题。发挥企业的主动作用。企业要坚持稳健发展、诚信经营,特别是在当前特殊形势下,要准确把握自身实力和发展方向,立足技改扩能和提档升级,不断提升企业科技水平和技术含量,依靠优质项目和良好信誉,吸引金融机构青睐支持,形成资本运作良性互动。同时,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主动拓宽融资渠道,依靠各种新型担保方式和加强直接融资等,满足自身发展需求。
    三、着眼全程、严密防范,有效化解金融生态潜在风险
    风险防范是金融生态建设的永恒主题,加强约束和主动纠偏是维护金融秩序的重要内容。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念,立足本职、主动作为,为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筑牢金融生态安全屏障。早预防,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既要强化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管理,提高预警研判水平,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在扩大信贷支持的同时,将风险管理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又要大力开展外部信用体系建设,搭建金融、工商、税务、司法等部门信息共享平台,为信贷投放提供准确信息,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严监管,做好分类处置工作。进一步强化市金融办的牵头作用,整合监管资源、发挥专业优势,对全市各类企业进行摸底排查,真正做到“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对经营状况稳定的企业要积极“锦上添花”,加大政策扶持和典型宣传力度;对暂时出现问题,但潜力好、信用好的企业,要尽量“雪中送炭”,尽可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对客观上难以挽回的企业要坚决“壮士断腕”,依法妥善处置,最大限度减少风险传递。同时,对于涉及面广、传播速度快、突发性强的非法集资、逃废债务等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重长效,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普及信贷知识,推介融资途径和金融产品,为企业解决资金问题解疑释惑、提供方便;宣传金融法规,深刻揭示非法金融活动的危害,切实维护金融法制环境;加强诚信教育,引导社会各界树立“讲诚信、守承诺”的良好风尚,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诚信氛围。